近日,教育部公布2024年高校“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”宣传教育活动结果,由山东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报送的《一本古籍的前世今生——中医药古籍活化利用视频微课》成功入选“百物匠心”非遗技艺传承创新视频微课名单。

视频详细记录了“《保生月令》经折装册页”的制作过程,综合运用了多种非遗技艺,如手工雕版、手工印刷、手工托裱及经折装册页制作等,完整复原了古籍制作的全过程。
该作品以馆藏明代节气养生专著《保生心鉴》为蓝本研发而成。册页主要介绍二十四节气物候变化、养生功法及所治病症。内页根据春夏秋冬分别印刷成绿、红、黄、蓝四种颜色,对应着春生、夏长、秋收、冬藏的中医养生理论。作品巧妙地将非遗技艺与中医文化相融合,是在文化“两创”背景下“让古籍中的文字活起来”的典型范例。作为中医药优秀文化的传播载体,曾作为礼品赠送给肯尼亚、塞舌尔等国家元首,对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。

近年来,山东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持续发力,主动融入全环境育人,打造学校文化阵地,典型经验先后被大众日报和山东省教育厅“战线联播”报道。同时,结合馆藏特色,做好中医药守正创新、传承发展的新文章,先后承担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项,山东省卫健委“齐鲁中医药文化研究项目”2项,获得省高校图工委“服务创新案例征集活动”一等奖1项,取得美术类作品版权登记1项,并进行了有效的转化。
未来,山东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将继续坚持特色发展,深挖中医药传统文化与学科交叉融合,打造更多的精品中医文化项目,持续推动文化赋能,引导大学生传承创新,努力把图书馆建成以文化人、以文育人的主阵地。
撰稿:张玉祥、方荟
来源:山东中医药大学图书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