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东教育台直播山东中医药大学古籍修复师“为书治病”的故事
发布时间:2025-09-22 15:31:50    作者:    点击:[]


2025年9月10日,正值第41个教师节,山东教育电视台“闪亮的你”教师节特别节目以“修复‘济世良方’,传承中医药文化根脉”为主题,走进山东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古籍保护与修复中心,通过直播镜头向观众展示了古籍修复师们的日常工作与使命担当。

山东中医药大学古籍保护与修复中心,是一间面积不足五十平方米却功能齐全的工作室,空气中常年弥漫着淡淡纸香。被师生们亲切称为“古籍医院”。这里承载着大量濒危古医书的修复重任,让更多破损、虫蛀、霉变的珍贵文献重获新生。

2DB1F1

此次直播中,记者专访了古籍修复中心主任崔利锐。她表示:“我们修复的不仅是纸张和书,更是守护中医药文化的根脉”,自己和团队日复一日从事的不仅是一项技术工作,更是一场与时间的对话。

古籍修复是一项极度考验耐心与专业素养的技艺。修复室内划分明确,设有涉水区用于糨糊、纸浆的制作,修复区则配备多种精密仪器,可检测纸张厚度、白度、酸碱度和纤维结构等。修复师们如同中医大夫般对古籍“望闻问切”,为其“把脉诊病”。

8ACCD

直播中,古籍部主任刘春华向大家展示了一部清·顺治十八年(1661)成书的儿科专著《诚书》。这部距今360多年的医籍,插图精美、内容系统,极具医学与文献价值,但因虫蛀严重,破损面积达50%,被定为二级破损,修复难度极高。

面对如此珍贵的“病患”,崔利锐团队选择采用纸浆修复技法——通过向虫洞与残缺处滴注纸浆,重新生成一层与原纸融合的补纸,犹如为古籍贴上“隐形创可贴”。该方法不仅效率高、操作可控,还能最大限度保留古籍原貌,实现“修旧如旧”。

98E1C

修复工作远非表面所见那般简单。每项技法都伴随风险:水分可能导致墨迹晕散,补纸不当亦会引起书页不平。因此,前期评估与实验显得尤为重要。崔利锐强调:“无论采用何种方法,对古籍最合适的,就是最好的。”她师从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导师邱晓刚,始终牢记老师的教诲:“古籍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,修复中不能有一丝差错。”这份对历史的敬畏,成为她在每一个修复细节中精益求精的动力。

修复古籍不仅是一门手艺,更是一种修行。团队成员常常需长时间静坐,重复细微操作。但在崔利锐看来,这正是一种“以心传心、以手护书”的匠心传承。近年来,她与团队已累计修复约3000个筒子叶,更令人欣慰的是,全国专业古籍修复人员已从不足百人增长至千余人,队伍持续扩大、技艺有序传承。

AC90B

作为一名教师,崔利锐同样注重人才培养。她表示,将在修复实践之余,积极传授技艺,引导更多年轻人了解、热爱并加入传统文化保护的行列。“我们修复的是‘济世良方’,传承的是文明之火。”在这个属于教师的节日里,崔利锐用这句话总结了自己与团队的使命——以教师之心守护历史,以医者之仁延续文明,让中医药古老的生命在当代焕发新的光彩。



撰稿:张玉祥         

视频:山东教育电视台视频号

来源:山东中医药大学图书馆



下一条:馆际交流聚合力,共绘发展新蓝图——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同仁莅临烟台职业学院图书馆参观交流

关闭

Copyright ©2017-2020 山东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d.
办公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山大南路27号山东大学图书馆 邮编:250100 电话:0531-88366260 邮箱:sdtgw@email.sdu.edu.cn